12月4日
《中國綠色時報》03版刊文
《目標: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》
聚焦宜昌
深化林長制改革奠定生態基礎
全文如下
▼
遠安太平頂林場,楓葉滿山,層林盡染;枝江金湖國家濕地公園,水清草茂,候鳥云集。這是初冬時節的湖北宜昌。
長江干流在宜昌流經237公里,三峽大壩、葛洲壩和西陵峽均位于這里。全市林業用地2117萬畝,森林覆蓋率59.39%,森林呵護著“兩壩一峽”,支撐著區域經濟社會發展。
長江經濟帶“共抓大保護,不搞大開發”。湖北省十二次黨代會又賦予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新使命。
宜昌該如何作答?
全面推行林長制以來,宜昌創新工作機制,實施增花添彩工程,將林長制覆蓋園林綠地,倡導建立跨省域的“林長+”協作機制,共建鄂西生態大走廊,生態家底日益豐厚、生態根基不斷夯實。
統籌規劃綠富共贏
11月17日,宜昌市林長制工作宣講團首期開講,猇亭區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鄭方林作為宣講團成員,對15名護林員開展宣講培訓。
“全市13個縣(市、區)和宜昌高新區都將擁有能時時講、處處講的林長制工作宣講團。”宜昌市林長辦副主任徐慎東說,宣講團將成為做實林長制的第一道工序,培養縣(市、區)林長制工作明白人。
目前,宜昌市林長制體系已全面建立。市、縣、鄉、村四級8010名林長,形成了覆蓋全域、分類分區、精準高效的林草資源保護發展體系。林長制督查考核方案明確6個一級指標、20個二級指標,首次設立缺項指標按其他指標的得分率計分辦法,成為推動工作的風向標。
宜昌在全省率先制定林長巡林制度。林長巡林不僅瞄準歷史難點,還緊盯現實重點、謀劃未來熱點。2023年,宜昌發布市、縣級總林長令28份,四級林長累計巡林6.6萬人次,市、縣兩級林長解決重難點問題172件。在各級林長牽頭督辦下,中華鱘保護區110個問題碼頭整治、西陵區沙河環境綜合治理、長陽林權確權歷史遺留等一批重點、難點問題得到解決。
出臺林長制聯系單位工作規則、林長制辦事機構工作職責兩項深化林長制改革配套制度,進一步明確林長聯系單位和辦事機構工作職責、流程和要求等。
2023年9月,宜昌市啟動林長制網格化管理試點,遠安縣、興山縣、點軍區、猇亭區先行先試,每個試點縣(區)劃定的網格數量不低于村(社區)級片區林長責任區數量。在現有村(社區)級片區林長的基礎上,每個網格配備1名林業監管員和1名網格管護員,推動形成“一長兩員”,確保每片山林都有人管護。
林長制改革落到實處,城市綠色動能、百姓綠色福祉日益豐厚。
宜昌市五級林長抓創森,宜荊荊恩國家森林城市群、宜昌國家森林城市提檔升級、全域森林城市、森林城鎮、森林鄉村建設蓬勃開展,城鄉綠化面貌日新月異。
2022年,宜昌實現林業總產值620億元。秭歸縣建成82.1萬畝高效經濟林基地,海拔700米以下山地實現林果業全覆蓋,人均經濟林2.3畝;當陽市建成半月鳳凰山柑橘基地、河溶郭家場苗木基地等15個林果產業基地。全市特色經濟林達到435萬畝。
生態改善助力提高生物多樣性。市域長江江豚超過23頭,長江宜昌段觀測到越冬水鳥14545只,同比增長15.7%,中華秋沙鴨、川金絲猴、紅白鼯鼠等珍稀動物頻繁出現。
◎中華秋沙鴨在遠安沮河國家濕地公園嬉水 舒仁慶攝
增花添彩提升顏值
當陽市新開放的雄風橋口袋公園,可賞、可玩,為市民在家門口兜起了滿滿的幸福感。
這是增花添彩行動帶來的變化。
2023年,宜昌市以林長制為抓手,啟動并推進增花添彩行動,以增量提質、立體綠化、串園連山、花漾宜昌四大行動,打造人城景業融合共生的綠色低碳城市。兩年后,全市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將保持雙增,人均公園綠地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,城市建成區綠地率超過40%。
◎宜昌市點軍區橋邊花灣花田花海
增量提質。大力推進“雙重”項目、“兩江四河”生態廊道建設、油茶產業擴面提質增效、破損山體生態修復等國土綠化重點工程。持續推進省級森林城鎮、森林鄉村創建,開展鄉村“四旁”植樹、庭院綠化。深入推進全域森林景觀質量提升,每個鄉鎮每年至少建設1個示范點,打造全域多彩森林。
立體綠化。完成主城區500處邊坡擋墻立體綠化,重點打造主要通道沿線70處示范點位。推進高架橋、天橋外檐為主的沿口綠化建設,督導落實新建橋梁花槽、花箱等配套設施置入,引導對引橋墻體、中央隔離帶、橋墩等部位實施綠化美化。
串園連山。推動實施“三廊九環”美麗宜道、屈原故里求索環線、昭君故里香溪環線等重要通道綠化。實施濱河公園綠道等城市綠道、森林步道建設,推動現有防火步道、巡防步道、作業步道整合串聯。配套完善休憩、出行便民場景,打造一批最美“回家路”。
花漾宜昌。舉辦菊花展、繡球花節、油菜花季等花事花展及“關注森林”“互聯網+義務植樹”等共享活動。推進最美陽臺、花園單位、花園小區評選,鼓勵家庭養花、陽臺露花、臨街亮花。在主城區打造10萬平方米以上花田花海,提升城市顏值。
“在宜昌,平均每天有3個增花添彩項目完工,全市謀劃實施項目1119個。”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副局長曹光毅說,2023年,增花添彩項目打造市民身邊的花田花海50萬平方米,272個森林景觀提質項目對全市重要通道、廊道、流域兩側山體開展林相季相改造提升,開工建設口袋公園56個,修復城市傷疤點位594處,超額完成三年計劃目標(500處)。
如今,347.5公里美麗宜道蜿蜒于山水之間,50里濱江廊道全線貫通,新增城市綠道100公里、森林步道16公里,大大小小的生態空間被串珠成鏈、織鏈成網。
生態紅利持續放大。
“林長+”覆蓋園林綠地
宜昌市“一半山水一半城”,生態不分城鄉、動物自由移動、火災和病蟲害更是無視邊界。林長制不能存在城區這個空白。
◎一半山水一半城——宜昌市國家森林城市
2022年,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將城區園林綠地納入各級林長責任范圍,創新推出“林長+園林綠地”。
“林業發展已逐步進入到森林生態景觀階段,園林建設也在推崇近自然理念。林業和園林各有側重、各具特色。”宜昌市林業和園林局局長、市林長辦主任柯志強表示,通過林長制落實責任,并重互通、深度融合,使園林綠地保護管理走向城鄉一體、林園融合的新發展階段。
至此,宜昌市黨政同責、屬地負責、部門協同、源頭治理、全域覆蓋的林長制長效機制得以全面落實。
公園綠地、防護綠地、廣場綠地、附屬綠地和區域綠地實現了林長責任全覆蓋。縣(市、區)級林長責任區域以街道(鎮)為單位明確履責范圍,大型公園、廣場單設縣(市、區)級林長。街道(鎮)級林長責任區域以社區(村)為單位明確履責范圍。社區(村)級林長根據轄區內園林綠地資源分布情況,分片明確責任區域。
園林綠地生態安全有了保障,城區林長嚴防森林火災和松材線蟲病等有害生物輸入擴散。
目前,宜昌市累計建成各類公園149個,城市建成區人均公園綠地15.56平方米。
“林長+”推動區域合作
五峰,森林覆蓋率80.49%,是湖北森林資源大縣。
2022年,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在全省率先建立以縣檢察院、法院、公安局、司法局為主的“林長+生態司法”協作機制,依法處理了一批破壞森林資源案件和涉林糾紛。
2023年4月,湖北省首次對推行林長制進行激勵,五峰是全省5個獲此殊榮的縣(市、區)之一。
五峰創新探索步伐不停。
7月6日,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與湖北省松滋市、鶴峰縣、巴東縣、宜都市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和湖南省石門縣7縣(市)簽訂“林長制+生態司法”區域合作協議,探索毗鄰區域森林資源共建共管共護共享機制,共建鄂西生態大走廊。
協議方將在縣域邊界區域,圍繞森林資源保護、森林防火、野生動植物保護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、林業產業發展、林業行政執法、林權糾紛排查化解7個方面開展合作。
7縣(市)將在跨區域涉林案件的立案、文書送達、委托調查、財產保全、委托執行等事項上加強協作、配合,推進司法資源共享和信息互通;建立跨區域保護森林資源警務合作機制,共同打擊涉林犯罪;在涉及重大涉林案件、群體性事件、自然災害、安全生產事故時,及時通報,會商研判;加強對林長、林長辦、林長制成員單位在履行林長制工作職責上進行法律監督,發現涉林案件線索第一時間通知檢察院提前介入;加強對各級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涉林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指導,持續開展涉林矛盾糾紛排查化解。
◎五花山色 汪先國攝
“林長制+生態司法”協作機制涵蓋宜昌市內9縣(市),由點及面,已打造為市級品牌,機制創新持續深入。
“林長+”實現百花齊放
林長制推行兩年來,宜昌各地主動作為,積極創新運行機制,“林長+”實現百花齊放。
2022年4月,遠安縣推行“林長+駐村隊長”協作機制,103名駐村林長上崗履職,與437名村級林長一起植綠蔭、謀產業,守住、用活全縣211萬畝森林資源。
駐村隊長了解農村、貼近農民、熟悉林情。在舊縣鎮杜家村,駐村林長趙永華每月至少巡林2次。他和村級林長、護林員共同努力,杜家村非法捕獵現象鮮少出現,連續多年未發生森林火災和涉林案件。
了解到全縣約3000個農戶手中無林權證,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、縣級總林長李澤剛現場啟用“林長點人點事”工作法。從賀家坪鎮開始破題,縣級林長領銜推動林權確權。
2023年11月,全縣已完成外業測量2582戶6661宗地,為群眾節約測繪費1300余萬元,預計明年年底前可完成全縣林權確權遺留問題整改。
宜都市王家畈鎮老屋棚村,一株西川樸歷經近600年風雨,仍然蒼翠挺拔。2023年9月,宜都市發布《宜都市“推行一樹一長,打造古樹名市”實施方案》。西川樸從此有了專任“樹長”。
“未來,全市古樹將建立市、鄉、村三級林長負責制,林長即是‘樹長’。”宜都市林長辦主任盧東說,通過“推行一樹一長,打造古樹名市”三年行動,全面推行林長主責、建碼立檔、精準管養等綜合措施,將對全市最有價值、最有代表性的120株古樹進行全方位保護。
得益于林長制的推行,一個個困擾林草保護發展的難題得以破解,林草重點工作取得新的突破。
◎夷陵尚家河水庫山清水秀 占周明攝
2023年,宜昌市森林總碳儲量達到4389萬噸,天然林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達到1065億元。
柯志強說,林長制不斷夯實生態基礎,宜昌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、打造世界 級宜昌的愿景正在照進現實。